怀孕后配资平台预警网
很多准妈妈都有类似的疑问:
肚子一阵阵发紧,是宫缩吗?宝宝会不会有危险?
为什么总感觉肚子像“大姨妈”要来了一样,这正常吗?
这些小困惑
其实背后都和一个关键词有关
——宫缩
但问题是:很多时候,准妈妈自己分辨不出来,而传统的检查方法(如B超、胎心监测等)也没法及时、准确地捕捉这些“微小信号”。
那该怎么办呢?
答案就是——
无创子宫肌电监测技术!
01
什么是“无创子宫肌电监测”?
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在准妈妈的肚皮上贴几个电极片,像“监听器”一样,去捕捉子宫肌肉的电信号。
展开剩余76%主要有这3点作用:
1、能辨别真宫缩和假宫缩,避免不必要的担心或治疗;
2、能提前预警风险,比如早产、流产等,把危险扼杀在萌芽里;
3、全程无痛无创,只要安静躺着40-60分钟,就能拿到一张子宫“肌电图”。
可以说,它就是准妈妈们的“子宫语言翻译机”。
02
哪些情况特别需要监测?
胚胎移植前后
有的准妈妈会担心:“刚移植完总觉得肚子隐隐作痛,会不会把胚胎‘挤出来’?”
其实这时候,隐藏的宫缩确实可能影响着床。肌电监测能比B超和TOCO更早发现问题,医生也能及时调整方案,帮助宝宝稳稳“安家”。
先兆流产
出血停了,但肚子总有“大姨妈”要来的感觉?
有时候“真凶”就是隐匿性宫缩。监测能甄别真假宫缩,避免盲目用药,也能让治疗更精准。
绒毛膜下血肿
这种情况很多准妈妈都听说过。血肿一旦遇上宫缩,就容易加重出血。
监测能帮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抑制宫缩,促进血肿吸收,减少流产早产风险。
先兆早产
妊娠28周后出现下腹紧缩感、宫颈缩短,这就是先兆早产的预警信号。
肌电监测能在早产发动前48小时捕捉到异常,比传统触诊及TOCO更精准,为及时干预赢得黄金时间。
如果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,也建议尽早来做监测:
✔ 试管移植后总觉得肚子发紧或下坠;
✔ 妊娠早期有出血、下腹痛腹胀、腰酸;
✔ B超提示有绒毛膜下血肿;
✔ 孕中晚期出现下腹紧缩感、子宫“发硬”等不适或者超声提示宫颈缩短。
检查流程
挂号开单 → 贴电极(无痛) → 监测40-60分钟 → 出报告 → 医生解读。
挂号指引
检查时间:周一至周日
8:00-11:00;14:00-16:00(需提前预约)
来源: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智慧医疗
发布于:广东省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